close
劉佳偉 本報記者 趙桂梅刻字鋼珠筆
為深入貫徹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日前,我市制定瞭《錦州市科技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這是我市貫徹全國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規劃未來三年錦州科技創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既體現瞭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決心與意志,更體現瞭市委、市政府謀實招、求實效的工作作風。
總體目標:建設遼西區域創新研發中心
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導服務作用,建立並完善科技與經濟對接、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創新項目與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與其利益收入對接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使創新驅動戰略真正落地,構築產業競爭新優勢,打造經濟增長和就業創業新引擎,進一步提升我市經濟發展實力和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到2019年,力爭全社會研究與開發(R D)經費占GDP的比重達到2%;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00傢;建設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機構100個;創建各級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5個、眾創空間(星創天地)24個;引進領軍型科技創新創業團隊3個、國傢“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創新創業領軍人才50名;發明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1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5件以上;技術市場交易額達到20億元。
重點任務:規劃七項科技創新藍圖
實施高新區創新發展計劃。積極融入沈大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重點做好錦州國傢高新區與沈大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對接工作,納入其輻射范圍,爭取享受先行先試政策權限。全面提升錦州國傢級高新區發展水平,將高新區大學科技園打造成為具有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企業培育、重點產業集聚、創新人才培養等功能的科技創新創業中心。
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計劃。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高層次創新平臺、集聚高端創新人才、建立知識產權優勢等途徑,整合創新資源,增強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雙百”工程,引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圍繞重點產業和行業龍頭企業集聚創新發展,提升重點產業及其產業鏈配套能力。
SKB刻字筆
百樂刻字筆 實施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計劃。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汽車零部件、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領域優勢骨幹企業組建國傢級、省級重點研發機構,增強其承擔國傢和省科技重大專項的能力。
刻字服務 實施產業技術創新推進計劃。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引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科技服務機構等參加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圍繞我市優勢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技術需求,培育一批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具有錦州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格局。
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計劃。深化與“兩院十校”戰略合作,促進駐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暢通科技成果供求對接渠道,構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培育品牌科技服務骨幹機構,開展研發設計、技術轉移、創業孵化、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等各類科技服務。
實施科技與金融資本融合計劃。引導設立產業(創業)投資基金,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放大作用,引導激發民間資本進行創新創業的投資動力。促進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有效破解科技創新資金瓶頸問題。強化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境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及海外市場、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上市或掛牌,支持上市、掛牌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並購重組再融資。
實施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育計劃。圍繞培育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健全柔性引才機制,鼓勵以技術入股、項目合作等形式,加大力度多渠道引進“兩院”院士、國傢“千人計劃”、“萬人計劃”、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及其創新團隊來錦創新創業。破除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科研人員在事業單位和企業間合理流動,促進人才向企業流動、向產業集聚。
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市,提升知識產權產出的數量和質量,引導和支持企事業單位開展創新活動,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知識產權轉化應用水平,大力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建立重點產業專題專利數據庫,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拓寬高校、科研院所、個人授權發明專利轉化渠道。
1B553B91BC4CC77B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